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防快讯 > 正文

陪睡、裸贷、被洗脑,竟然只为一张门票?

来源 : 腾讯网   时间:2023-08-08 21:58:20

TFBOYS十周年之约,火出了天际,也震碎了三观。

据官方消息,这场演唱会,带动了西安4.16亿元的旅游收入。

谁还敢说我们没有消费能力?这种消费力堪称恐怖。


【资料图】

也十分畸形。

先说贵到夸张的门票,前五排的50万一张,第一排200万。

这么贵,有几个买得起?

为了近距离接触偶像,有人动了男朋友准备用来结婚的钱。

也有人选择裸贷,甚至有人出卖身体,就为了一张票。

总之网络上什么奇葩截图都有,无法分辨真假。

说实话,追星和饭圈乱象,大家早就见怪不怪。

从逻辑和动机上,什么样的人会透支未来,只求满足过把瘾就死的短期欲望?

答案很简单,对未来基本没有预期,甚至对未来绝望的人,才会做这种不计代价、不顾后果的配置。

我们要做的,或许不只是批评她们“青春没有售价,破产就在当下”的疯狂追星行为。

而是反思我们这个社会,到底有没有给到年轻人,确定的未来与希望?

我突然意识到,大多数人站在道德高地指点江山、嘲讽追星女孩们,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爽。

爽就对了。人活着,不就是为了爽吗?

你我大多数人,最终都会被各种欲望吞噬。

追星,并不高尚,也不下作。

就像王小波曾写过的一句话:

追星族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中……因为人既有这样一股疯劲,把它发泄掉总比郁积着好。

01

迷茫与极端

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生命体,青年人群就是它的淋巴系统。

国家遭受侵略,满腔热血的他们,永远冲在反抗的最前列。

同样,如果社会内部产生不公,反应最激烈的,往往也是青年人。

淋巴功能一旦紊乱,会严重破坏免疫功能,使人体出现高烧、过敏、免疫性心脏病,甚至免疫风暴。

比如美国嬉皮士运动,就是一场典型的免疫风暴。

提起嬉皮士,大多自诩“正统”的人士,首先联想到的是滥交、吸毒、无业流民,以及“战后垮掉的一代人”。

对一项足以写进世界史的标志性运动而言,这显然有失偏颇。

嬉皮士标志:“和平”符号

二战后,罗斯福政府留下的基建红利尚未消散,美国科技、经济日新月异,并迎来了一波婴儿潮。

1945-1955年,大约有3500万人,在物质生活极其优越的环境中诞生。

到60年代,美国GDP全球占比已飙升至4成,一个普通工人的收入,就足以养活五口之家。

随着婴儿潮那一波人逐渐成长,社会繁荣也到达顶点。

但祖辈、父辈创造的盛世,却让他们感到窒息。

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,差点在头上升起蘑菇云;1963年肯尼迪遇刺,黑人运动越演越烈;为了意识形态对抗,美国还陷入越战的泥潭,反战呼声高涨。

对从小接受“自由”、“平等”教育的小孩而言,自己的国家,似乎是个邪恶的存在。

他们更反感潜移默化的社会价值取向:丈夫工作挣钱,妻子照顾家庭。

这种机械化和体制化的生活方式,似乎摧残了人性。

各种复杂的原因,导致青年人对社会极端不信任,与上一代人产生严重的代沟。

整整一代人,在富足的物质生活与社会责任感的夹缝中,迷失了自己。

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们,选择了一种杀敌八百、自损三千的反抗方式——逃避与虚无。

在上一辈眼中,这简直胡闹,太幼稚了。

你以枪口向我,我报你以鲜花

最开始一切都好。

1967年6月,旧金山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户外音乐节,推广曲《San Francisco》很快传唱整个美国。

大量年轻人响应音乐的号召,前往西部。

电影《阿甘正传》里,也有这一幕。

粗略估计,美国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万嬉皮士,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公社。

在西海岸各地的盛大音乐节中,爱、和平、性开放、****、反战呼声共同出现在演出台前,一切温馨、混乱、疯狂、肮脏的,在伟大的质朴情怀下都显得高尚起来。

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似乎在狂欢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,开始宣称吸毒合理,以及过分的性解放。

变成了单纯的享乐主义者。

据美国《新闻周报》,1969年,美国57所大学中,有31.5%的学生沾染过毒品;18—25岁的年轻人中,吸食大麻的比例上升到惊人的50%。

而在12年前,这一比例才4%。

巨大的毒品需求,吸引了大量毒贩到隔壁墨西哥扎窝,直接成了毒品之国。

更加讽刺的是,宣扬爱与和平的嬉皮士们,可能是嗑药嗑嗨了,制造了大量暴力和犯罪事件。

“只要我喜欢,没什么不可以。”

沉溺于酒精和毒品

久而久之,嬉皮士群体成为放荡、堕落、流氓的代名词。

民间对他们的态度,也从一开始的同情、理解,转变为厌恶、反对。

嬉皮士运动就此结束,但从未消亡。

它仍在以不同的形式,在世界各地活跃着。

比如,中国的“嬉皮士”们,此时此刻,也正在迷茫中狂欢。

02

梦想与错位

我一直坚信,90后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一代。

他们与60年代的美国青年境遇一样,在懵懵懂懂中,就在经历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。

他们是跨物质的一代人,亲眼见证了贫富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大的。

而在2010年后,等他们开始步入社会,自己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。

小时候,也没感觉自己家不如人家。

为什么现在,我还在骑小电驴,那么多人就开百万豪车了?

前几天在抖音刷到一位学“文案策划”专业的女孩,几近崩溃地说,自己面了三十多份公司有些甚至是无薪实习,都没有得到一份工作。

我能深深感受到她的那种无力。

有人说,高学历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孔乙己长衫:

穿之疲累,弃之可惜。

岂知我们身上套着的,又何止区区一袭长衫。

除了法律,这个时代还有太多的规则要守,那才是真正束缚我们的无处不在的绳。

去年,某砖家说:2022年全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,只要拿出三分之一买房,中国经济就恢复了。

我可去nm的吧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买房成了国民的社会责任。

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中国市场已经把买房买车,营销成了有出息的符号。

于是,曾经我们的梦想多种多样,有人想当老师,有人想当医生、科学家。

现在,90%的人,终极目标都是趋同的——赚大钱,买房买车。

就算你不是这么想的,因为浓郁的孝文化,也不得不遵从家长的意志。

就像60年代的那批美国青年一样,我们也必须发出疑问:

凭什么这样活,才是对的?

其实,这些年越来越多的“御宅族”、躺平族,都可以看做是中国的嬉皮士。

当然,在我们这,学他们吸毒,既不对也犯法。

可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容易得到的快感,来释放压力。

对一部分女生而言,追星无疑是最简单的了。

我曾问过一个网友,说,你难道不知道偶像都是资本包装出来的么?

她表示非常清楚。

甚至哪家公司给哪个明星投了多少资源,用什么手法吸粉丝的血,她都知道。

既然都看透了,为什么还要沉迷追星?意义在哪?

她反问我,你花那么多钱玩游戏的意义在哪?你难道不知道,游戏设计出来的初衷,就是吸引你花钱的吗?

我说是。至少对我而言,游戏是最重要的娱乐方式。

我花了钱,获得了快乐,这非常合理。

我也知道游戏装备只是一串代码,但是我拥有了,就很开心。

只要消费的量,适配收入水平,也无伤大雅。

而且打造的这些装备,大多数是可以交易的,只要不是非洲酋长,每次锻造都是最小值,基本都能回本80%。

运气好点还能赚。

最起码,不可能比玩A股还亏得多吧?

也许在外人看来,你一个还没结婚的小伙,不勤俭节约,把钱花在游戏上,是不是傻?

傻不傻,要看你怎么衡量,氪金带来的快乐了。

养成游戏,看着角色一天天变强,那种自我感动,这个感情是真实的。

这样看来,男生玩游戏,女生追星,玩儿的都是一样的东西。

我对着虚拟角色自我感动,她对着永远只是“神交”的偶像流眼泪。

谁也不比谁高级。

但还是有一点不一样。

我的角色变牛逼了,游戏体验更好,账号也能卖更多钱。

你呢,偶像好与不好,关你啥事?你的生活也没有变化。

这就跟男生喜欢足球篮球明星一样,他夺冠圆梦了,关你屁事?

但是,如果他真成了,你就会产生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。

成就感这东西啥都不是,但就是爽。

这是你在现实生活中的loser,无法得到的感受。

我说你说的一点都对,但就像这次TF男孩演唱会一样,花大几万去听个响,没支付能力的,甚至去陪睡换票。

这是不是太蠢了,这么容易被洗脑?

她说你们这些看似正义其实虚伪的路人,总是这么武断。

你以为我们被洗脑了?其实只是装作被洗脑,体验不动脑子的快乐而已。

真的要掏钱的时候,你看有几个会掏钱?

至于有些刷下限的行为,要么是营销号胡编乱造的,要么是极个别行为。

那种真正蠢的人,你管他们干啥?

是啊,她死活关我啥事?

没想到,我也是这么虚伪的人。

说不定,人家乐在其中呢?

03

尾声

网络上有个哲学问题是这样的:刷抖音与欣赏高雅的音乐,你觉得哪个更能让人快乐。

大部分人,都选择欣赏高雅的艺术,但是自己做的却是去刷抖音,因为那样的快乐得来的毫不费力。

高级乐趣和低级乐趣,都是乐趣,但如果你非要问哪个更有意义。

请问,您说的意义,又有什么意义?

中国的嬉皮士,不像曾经的美国青年,选择沉迷毒品、暴利犯罪;也不像日本青年极度狂怒、暴力的恐怖主义之路。

他们只是沉迷在虚拟的世界,无法自拔。

追逐快乐和认同感,是人的本能。在生活中得不到,就只能在虚拟世界追逐。

如果连这点缺口都要堵住,等压力凝聚到极限的那一刻,谁能承受?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众安防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